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]碑后的事(2)
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50周年]碑后的事(2)
2014年10月13日,99365365301大队,309队第1分队建队队员陈清贤(左)、郭亚忠(中)、吴中正(右)拿着地质勘探工具合影,三位老人都已年过八旬。 图/潇湘晨报实习生陈韵骄
被误认为是特务,差点被民兵打死
一名找矿员每天早上四五点背着伽马仪、地质锤、刀子、地图、几个馒头包子出门,领取数千米的“跑线”任务,在一名全副武装的武警战士的保护下,沿着任务线直线探查。
为什么要给他们配保卫员?“1956年在广西八步,我差点被当地民兵开枪打死,”他回忆,“民兵远远看到我们背着类似步话机的箱状伽马仪,以为我们是特务,用方言喊话几次,我们没有听清,民兵立即朝着我们开枪,一枚子弹嗖地从我右耳旁飞过,运气不好的话人已经报销了”。
按照保密要求,找矿员就是牺牲也不能说出真实身份。陈清贤说,“我们所到之处,只有当地省委书记一个人清楚我们是找铀的。”
回忆
女队员被怀疑是间谍坐了牢
在代号单位,用代号邮箱,探测到的异常点标注代号……湘核人的“代号生涯”持续数十年。
“家人、妻子、朋友一律不准告知,每个队部设有机要科和保密室,配有专门的报务员和译电员,由警务人员保护。”76岁的黄祥礼说起保密往事,仍感唏嘘,“为了国家事业,同仁们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代价。”
“窃听系”电影里常出现的片段,在309队也曾经上演。1957年,反右运动波及湖南。1分队的一名高学历女性因与报务员接触较多,遭怀疑是“间谍”想偷密码,被打为右派,受到牢狱之灾,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得以平反。
找矿员使用的仪器也属于保密范围,规定人在仪器在,谁丢失或泄露出去就要受到严重的处分。
有老人回忆,一名地质科长,为了赶时间把其中几张潮湿的图纸拿到住房外让太阳晒,结果上级把这件事作为严重泄密事件来处理,这位地质科长因此被开除了公职。
潇湘晨报记者梁美兰